萬客隆旅遊  

中央研究院 2010 員工文康旅遊

神秘國度山城探幽一日遊

景點介紹(請點選)

 

內灣客家山城


超越過去看見未來的時空與場景,懷舊憶往,內灣續曲一幕幕

漫畫人物大嬸婆和阿三哥當紅招搖過市,螢光閃爍、油桐花開

循著歷史軌跡,認識內灣當地的人文歷史、舊產業的遺跡及內灣戲院......內灣支線以貨運為重點,客運為次要,火車外型,獨樹一格。延線景觀但見平凡沒有距離、視野開闊。內灣線鐵道終點二十七點九公里,是一般遊客的目的地,民國三十五年,運輸工業產品及資源,興建新竹至竹東的鐵路,民國三十六年通車,配合礦產開採運送,民國三十九年延伸至合興,民國四十年延伸至內灣。 內灣派出所是日據時期建物,櫻花老枝點綴日式建築原貌,是連續劇驚世媳婦拍片取景之處,但要論內灣古建築的明星,莫過於建於民國39年,年過半百的內灣老戲院,純然日式的兩層樓木造屋舍,曾是春秋茶室、多桑等多部電影的拍攝場景,最近經過整修,已成為內灣的必訪景點。林業興盛時是利用林道上的地上圓木為運送木材的工具,有『殺人木馬』之稱,兩人一組,一拉一推,控制力道。近期配合內灣林業展示館落成,經地方籌畫將其地裝扮成小上海景象,讓到訪旅客回顧其林業興盛時代的樂趣。內灣戲院整修後已成為陶藝展示及客家菜餐廳,並開放供人參觀,未來將發展成為藝文中心。內灣老街為客家聚落,磚造民房,不雕不縷,淡淡原味。廟宇方面開庄伯公廟、廣濟宮香火鼎盛,南窩古道、東窩生態觀光資源豐富。出生於本地的漫畫家劉興欽,創作的漫畫人物造形,作為商圈設計招牌之用,吸引遊客前來。

 

昔日內灣老街是進出盛產林木及礦產的尖石山區的最主要道路,也因如此 於50年代曾為內灣帶來許多的人潮,以中正路的街道為主向外發展至光復路、大同路、和平街、中山街及廣濟路等都曾是絡繹不絕的人潮,然而隨著林業及礦業的 產業沒落,內灣的盛況也由嘈雜歸於平靜;經濟部商業司自84(1995)年起陸續推動『形象商圈』及『商店街』計畫,而內灣地區也於89至91年3年期 間,籌組了『內灣形象商圈管理推動委員會』,以內灣老街為主軸,並搭配擁有鐵道三大支線之一的內灣線的優勢,開始改善商業經營環境。


內灣戲院人文客家菜館˙新竹縣美食餐廳                

舊時戲院
整修前

整修前

  民國三十九年,內灣戲院在主人楊盛泉的籌劃下,落成使用。當時,也正是內灣線鐵路通車的年代,楊主人一方面經營山場,一方面從事製造,十分懂得從事山林粗重勞動的工人們的休閒需要,才在民國四○年以僅有1596人小村落的內灣營造了名聞遐邇的內灣戲院。
  相較於如今文化普及的現代社會,這樣的文化設施仍是相當高密度的。然而,內灣戲院的觀眾,還不在於那一千多內灣在地人,而是成千上萬在山林礦場從事粗重勞動的工人。如今,曲終人散的林產礦業,不但內灣戲院失去觀眾,也使內灣回歸純樸與寧靜。
  內灣戲院為竹東泥水師傅范進發所建,大跨距的屋架採用日式組合方式,經過四十餘年後,除了局部滲漏之外,還保持著相當完整的原初風貌,其中二樓木造閣樓是非常迷人的時代建築形式。此外,為了因應多用途的使用狀況,戲院的舞台也設計得時別的深,後來一度十分吸引外地人的「歌舞表演」,正因此而名噪一時。
                  
 
整修後
戲院現狀

戲院現狀

  歷經了五十四年的風吹雨林之後,花七八個月的時間,耗資兩千萬,戲院保留了原有的建築結構,恢復最初風貌,現在改成客家人文菜館。內灣戲院以供應客家菜餚為主,在佈置上則致力於古早風貌的復原,讓人走進戲院就好像置身於早期台灣。像是入口處可看到一處矸仔店,裡面擺設了早期各式生活用品;四周牆上也掛滿了早期國片的電影海報,並展示許多電影器材。另外,內灣戲院最大特色就是可在用餐時觀賞早期台灣電影。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,只有在非常重要的日子才會去看電影,電影對他們來說意義非凡。而透過觀賞老電影,客人能夠開始回憶看電影時那種刻骨銘心的感覺,許多客人甚至因此感動到流淚,這正是戲院希望帶給遊客的回憶。

 

簡報資料下載  預定行程下載

 

前往 2009 花蓮山海知性之旅

北迴鐵路、太魯閣國家公園+七星潭+美侖豪華饗宴+『自組四選一經典行程』